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文件库 > 市本级文件库 > 市政府规范性文件

邵东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8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

文件名称: 邵东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8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
索引号: 4305210003/2021-55867 文件编号: 邵政发〔2018〕10号
公开目录: 市政府规范性文件 公开责任部门: 邵东市
发文日期: 2018-04-08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生效日期 : 2018-04-08 有效期: 2019-04-07 23:59:59


SDDR-2018-00009


邵政发〔2018〕10号

邵东县人民政府

关于做好2018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皇帝岭林场,县直有关单位:

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稳定全县粮食产量与产能,推动我县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创新发展,确保全国产粮大县和粮食生产标兵县地位不动摇,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抓好2018年粮食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工作主线,以稳定粮食产量、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兴粮、机制创新为根本手段,把粮食生产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坚决遏制耕地抛荒,稳定发展双季稻,创新粮食生产发展机制,努力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稳中提质增效。

二、目标任务

2018年全县粮食生产目标:播种面积145万亩,粮食总产58万吨以上,其中:水稻播种面积97.5万亩,水稻总产44万吨;旱粮播种面积45.55万亩,旱粮总产14万吨以做优做强湘米产业为契机,发展高档优质稻18万亩,建设好灵官殿、佘田桥、牛马司万亩高档优质稻基地,打造好简家陇、堡面前千亩五彩米基地。

三、工作重点

(一)狠抓耕地抛荒整治,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各乡镇(街道、场)要严格按照邵办文〔2008〕33号文件要求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季节性抛荒,坚决制止土地流转后非农化、非粮化,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杜绝长年和连片耕地抛荒,凡辖区内发现2亩以上连片抛荒现象的乡镇(街道、场),取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的评审资格。要全力稳定双季稻面积,尤其是潭邵高速、衡邵高速、320国道、340、218省道等五条线路以及从县城到各乡镇(街道、场)的公路沿线,在农民有意愿、水利条件好、便于机械化的传统双季稻区做到“五个不”,即不搞结构调整示范、不搞再生稻、不示范一季高产超级稻、不搞稻田综合种养、不搞“稻稻油”模式生产,推行双季稻集中连片种植。要充分利用旱地、高岸田、天水田等,引导农民种植玉米、红薯、大豆等旱粮作物和高蛋白大豆、小籽花生、鲜食甜糯玉米等特色粮油作物,提高耕地复种指数。

(二)实施水稻集中育秧,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

重点推进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和大力推广机插秧,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难题、突破双季稻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要坚持“示范推动、市场带动、补贴促动”的运行机制,促进水稻生产方式转变。2018年,要重点依托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村组育秧能手及专业合作组织为育秧主体,在全县以国道、省道沿线为重点开展早稻集中育秧插大田面积15万亩,大力推广以软盘育抛秧、硬盘育机插秧的专业化集中育秧3万亩,集成推广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新技术,示范推广“1+N”育秧新模式。继续加大对专业化集中育秧和机插秧的支持力度,支持育秧流水线及育秧工厂的建设。

(三)强化科技支撑力度,科学防灾抗灾减损

及早制定防灾抗灾应急预案,搭配好早晚稻品种,防范春季倒春寒、秋季寒露风等危害。推广种子消毒处理,提前预防稻瘟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深入宣传水稻直播的危害,引导农民摒弃落后的直播方式。大力开展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确保全县绿色防控总体覆盖率达到20%以上,建立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18万亩,力争建成12个高标准统防统治专业化合作社。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依托,加强业务培训,着力培育示范性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全县种粮农户提高其生产、经营水平。

(四)发展高档优质稻生产,确保产品优质优价

根据“示范引导、点面结合、步步推进、辐射全县”的高档优质稻生产发展思路,以示范基地的高产量和高效益促进全县的高档优质稻全面发展,促进高档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上新台阶。要优化区域布局,提倡“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禁止多品种“插花”种植,禁止单季、双季混栽。要大力发展高档优质杂交稻,在稳定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玉针香等高档常规优质稻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重点推广省农业委员会公布的适合我县推广的高档优质杂交稻新品种。要以“湘米工程”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稻米加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积极创建“公司+大户”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发展订单生产,推进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实现粮食产品的优质优价和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双赢”。

(五)切实转变生产方式,促进精细农业发展

摒弃过去拼资源、拼投入、拼消耗的落后生产方式,坚持高产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以高投入为代价、不以牺牲另季作物产量品质为代价。在生产管理上从粗放转到精细。产前做好精准的调查研究、部署安排,产中做好精细的耕作、播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农事操作,产后做好精美烘干、储运和加工。大力推广安全、优质良种,推广集成配套技术,实行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标准化生产。在耕作制度上从过度用地转到用养结合,积极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大力发展稻田油菜和绿肥生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地力水平,实现化肥零增长。在具体操作上从传统农耕转到全程机械化,重点解决育插秧、病虫害防治、烘干等薄弱环节,以及梯田、偏远耕地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化问题。支持各类服务组织积极开展机育、机耕、机播、机收、机烘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促进散户全程机械化。

(六)推进土地有序流转,扶持适度规模经营

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成为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骨干力量,加快形成扶持培育的政策体系。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为契机,推广土地信托、股田制、土地合作社等新型流转模式,引导农户依法流转承包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运用专家集中培训、现场考察、网络交流等手段,着力培养示范性种粮大户,带动全县种粮大户提高其生产、经营水平,增强“造血”功能。进一步发挥财政补贴资金作用,加强金融信贷支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促进规模种粮稳健发展。重点扶持承租稻田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鼓励扶持粮食生产合作组织整村整片成建制流转稻田,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及品牌化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压实责任,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严格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县人民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农业、财政、农机、水务、发改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场)要把粮食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要加大考核力度,将粮食生产工作在绩效考核中单列。同时,加大粮食生产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的日常专项督查,对稳定双季稻生产、遏制抛荒等工作落实不力的乡镇(街道、场),将严厉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此调动重农抓粮积极性,确保我县粮食生产工作责任全面落实。

(二)落实政策,整合资金发展生产

要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扶持,积极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担保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特别是种植双季稻的生产积极性,确保种粮主体享受到政策红利。要重点引导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理等涉农项目资金,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按步骤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粮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县财政将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重点支持双季稻生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专业化集中育秧、机插秧、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

(三)严格考核,建立奖惩机制

要严格执行粮食生产考核制度,完善粮食生产考核办法从组织领导、治理耕地抛荒、集中育秧、高档优质稻开发办点示范、惠农政策落实、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重点考核。要健全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年底要根据考核结果,对粮食生产先进乡镇(街道、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县乡村三级抓粮、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邵东县人民政府    

2018年4月8日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武部。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人民法院,

县人民检察院。

邵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4月8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解读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邵东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东市数据局 |

备案/许可证编号:湘ICP备14000179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1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210003   邮箱:sdszfwz@126.com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739-266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