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 重点领域信息 > 社会公益 > 扶贫工作 > 扶贫工作

新发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发布时间:2017-11-06 16:24 信息来源:邵东县政府 责任编辑:

922日,堡面前新发村村口热闹异常,村民们提着大包小包,从村子各个角落涌了过来。这天,是邵东宁氏生态农业合作社来村里收购土特产的日子,村民提着家养的土鸡、晒干的竹笋、磨细的红薯粉等土特产,来到临时收购点前出售,合作社还给贫困村民带来了惊喜:给每个贫困村民一个收购协议,以后他们的土特产都以市场价有多少收多少。一位姓刘的贫困村民开心的说,以后家里种的都可以变钱,这下不愁收入了。

这样暖心的一幕,在扶贫工作组进驻该村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已成为这个省级贫困村的日常场景。三年时间,由扶贫工作组、邵东义工联等社会各界组织的爱心关怀源源不断涌入新发村,为这个资源匮乏贫穷落后的偏远山村注入了强劲的脱贫动力,焕发起村民们开创新生活的勃勃热情。

新发村位于堡面前乡东部最偏远的地方,山多地少,资源匮乏,2014年,村人均收入仅2200元,贫困人口38108人。01558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邵阳市水利局扶贫工作组卷着铺盖正式进驻原花甲村,随后,邵东县义工联扶贫工作组叶来到村里,他们联合组建了专门小组对村里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并和乡、村一道根据新发实际制定了以“产业、教育、文化”为着力点的精准帮扶计划。工作组和义工联通过举办诸如慰老扶贫,助学帮困等各种活动,一边为贫困家庭、失学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关爱、资金帮扶,一边引领村民因地制宜、利用产业扶植脱贫。

以前由于卖不出去,村里都不养猪,工作组和义工联对症下药,与村民达成了产销协议,即村民按约喂养,义工联以高于市场数倍的价格包销,并承诺提供全套技术服务和一定的资金支持。项目实施后,义工联不仅与村民建立了便捷有效的通联机制,还先后数十次邀请专家入户指导。贫困户贺雅生养了6头猪,39元每斤,8000元一头,卖了48000元,2016年就实现了脱贫。宁有华养了3头猪,收入是27千多元,2016年也脱贫了。宁春生和刘娥秀两口子喂养的猪最大能长到300多斤,两头猪卖了一万多元。2016年,该村的生猪喂养从原来的3头达到了103头,一年时间,就为农民创收近60万元,21户贫困户依靠生猪喂养而顺利脱贫。义工联又带动村民们利用农村的良好条件,把种、养殖业发展起来,形成了特色花甲土鸡、土鸭、花甲红薯粉等“花甲”系列农副产品。同时,为了方便城里人购买,工作组在县城专门租用了2间门面,无偿提供给合作社专供“花甲”系列农副产品销售。

工作组成员、邵阳市水利局的陈北松介绍,他们调研发现,村里适龄的劳动力,文化层次都很低,初中还未毕业就出去外面打工,从事的都是一些零散的工作,又辛苦,又累,收入又低。考虑到村里受教育程度低,工作组决定通过助学来改变村里贫穷的现状,20167月,新发村成立了爱心助学基金会,从扶贫专项资金中拿出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抛砖引玉,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包括村里的能人志士捐资,对于考上大学的22名学生进行奖励,小学、初中,取得年级第一的给与50100的奖励,对于考上重点高中的,给与1000元的奖励。确保村里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离开农村,到外面发展以后,再反哺家乡。

工作组根据邵东县教育帮扶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在校学生及适龄儿童进行了全面摸底,在工作组的努力下,邵阳上海商会来到新发村,对9名贫困家庭在读学生进行助学帮扶。邵东县义工联连续3年在该村开展了主题“为扶贫助力,给青春添彩”暑期三下乡活动和“爱心无界、共度六一”关注留守儿童活动,周末,组织教师义工为驻村留守儿童开设舞蹈、音乐、武术、美术制作、烘焙等系列兴趣课程,并进行课外辅导。节假日,接送孩子们到县城参观邵东一中、观看3D电影,吃德克士,游昭阳公园,吃中式大餐,书店购书,参观义工联,并与义工叔叔阿姨们互动,让孩子在游玩中学会感恩,让留守儿童拓宽了社会视野,丰富了成长经历。

扶贫,要在物质上帮扶,更要在精神上提升。为提升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工作组和县义工联的努力下,县法院的法官来村里开展了法制宣讲;县花鼓戏剧团的演员们给村里送来了精彩的戏剧;县蓄牧局专家、农业局技术人员专程到村里开展技术讲座,县发改局的干部专门到村里宣传惠农政策宣传活动,县文化馆送来了舞蹈培训、文艺联欢,义工联的爱心义工还带来了义诊、义剪、义务摄影等各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服务,受到村民和社会的广泛称赞。

2016年,工作组协调了125千的资金,将村里的灯亮了起来,村民的心也跟着亮了,村民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多了起来,村里打牌的人越来越少了,喜欢跳舞的越来越多,女同志跳舞,男同志围观,男士啦啦队热情高涨。20177月份,在“欢乐潇湘,魅力邵东”堡面前文艺汇演中,村舞蹈队表演了三个节目,一个节目获得二等奖,一个获得三等奖。村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愿望日益强烈,广大村民参与扶贫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2016年,村里党员王元林,宁金宝,张军良,贺建国发动成立了一个“花甲”爱心微信传递群,通过微信联系,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举办了“重阳节关爱老人活动”,为老人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使村里尊老爱幼的氛围日益浓厚。贫困户李高云家庭困难,20175月份,老婆因病去世,爱心群筹资筹款,捐款13000多,帮他举办完丧事。

新发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田土不再荒芜了,孩子和父母团聚,变得开朗了,贫困农民们脱贫致富了。如今,和谐的村貌,昂扬的民风,尤其是健康愉悦、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生活,成为了这里最入目的一景。可以预计,随着“新发”品牌的逐步巩固,随着帮扶项目的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等优点的逐步呈现,不久的将来,新发村民的致富梦想,一定会成为美丽的现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邵东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东市数据局 |

备案/许可证编号:湘ICP备14000179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1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210003   邮箱:sdszfwz@126.com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739-266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