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部门(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市公安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4305210003/2011-00393 责任部门:邵东县政府 公开范围:面向社会
信息类别: 发文日期: 2011-12-22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时效性: 信息来源:邵东县政府

2011年公安工作规划

2011年,全县公安机关将继续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按照"两个坚持、三项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和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围绕“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紧紧围绕实战要求,提高防、管、控、打能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创新源头治理和预警防范机制

一是要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决不能因自身执法问题引发矛盾纠纷、影响社会稳定。要从源头抓起,进一步打牢广大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根基,健全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有效防范和遏制执法问题发生。实践证明,推行集讯问、询问、侯间、信患采集和声像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执法办案功能区建设,是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公安执法问题和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发生的创新之举。2011年一季度前,将全面完成执法办案功能区建设。同时,要继续按照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要求,进一步深化学习应用省厅下发的《警务工作正规化指南》。要加快网上督察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执法办案系统固化执法程序、防止人为干预、加强实时监督的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不规范行为。要坚持从严治警不动摇,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严肃查处衔私枉法、权钱交易等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二是要健全完善防范预警机制。要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推动走访联系群众、排查掌握矛盾纠纷常态化、制度化,及时准确掌握社情民意、隐性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及时预警防范,当好党委政府参谋。要高度重视社会心态的动态分析,切实加强、积极参与社会心态调适和引导工作,防范发生个人伤害自身、报复社会的极端行为。要深化新型城乡警务战略,全面落实社区民警“五大”工作职责,努力将城市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成为情报信息的第一渠道、服务群众的第一平台、防范化解矛盾的第一防线。要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表达,继续深化"开门接访"制度,尽力将问题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要高度重视网络民意沟通,主动适应民众"网络问政"的新形势,充分借助科技信息化成果。开辟网上民意诉求表达渠道,积极回应民众关切。尽可能兼顾各方面群体的利益和诉求,防止因决策失当引发社会矛盾。要不断完善公众测评和警务调查,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

三是健全完善柔性调处机制。调处矛盾纠纷和因民问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以及交通事故等,必须注重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统一,既要坚持依法办事,又要按照理性、柔性、 文明执法的要求。要依托党委、政府在乡镇(街道)设立信访综治维稳中心, 实行"一站式接访""全程式督办"。派出所、交警队等基层单位要全面设立调解室,加强与法院、司法等部门协作配合,尽可能通过简易程序提高调解效率,实现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纠纷。要完善公安机关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规范,严格执行警力审批使用权限和程序,杜绝随意动用警力参与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防止警民对立激发矛盾、引发事端。

二、创新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机制

一是健全完善实有人口动态管控机制。结合正在开展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认真组织户口清理整顿工作,澄清实有人口底数,特别是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妥善解决计划外生育人口入户问题。在实有人口管理中,流动人口、出租屋、旅馆业管理始终是重中之 重,是违法犯罪分子作案、藏身的重灾区,也是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要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大力推行《居住证》制度,将其与流动人口租赁购买住房、子女入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以及办理各种证照等社会事务有效关联,使其成为权益型、服务型证件,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 以此建立"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要进一步完善由治安部门归口、人口管理等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全面清理整顿和规范小旅店、"旅店式"出租屋、留宿洗浴场所,按照"先纳入管理、再逐步规范"的思路,推动建立“旅馆业行业协会”,依托行业协会自治管理,全面安装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实时采集留宿人员信息。要对实有人口尤其是重点特殊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行知去向、动知轨迹。

二是大力推进安全管理社会化进程。要推行特种行业实名制管理,确保"实名、实情、实数、实时"登记上传信息,最大限度压减违法犯罪分子作案和藏身落脚的空间。同时,要充分借助新闻媒体、网络、街面广告位等资源和社会力量,加强公共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交通安全、铁路护路、消防安全、应急救援等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活动。

三是积极探索网上服务管理模式。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网上政务成为潮流,给公安机关服务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标志着网络警务时代的到来。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加快网上警务室、网上报警亭、虚拟警察、网上警务QQ群等建设步伐,逐步将报警咨询、警情通报、防范宣传、网上办事等警务活动延伸到网上。进一步加强公安外网建设。

三、创新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动态管控机制

一是严密对重点特殊人员的管控。要切实加强对违法犯罪高危人群,特别是涉稳、涉恐、涉毒、在逃、重大刑事犯罪前科等7类重点人员的动态管控,要依托警综平台和部、省、市三级情报平台,加强对重点人员信息采集录入、对比碰撞和跟进核查,及时掌握其活动轨迹和异常情况,防止发生现实危害。

二是健全完善视频监控网络。要继续争取县委、政府重视,进一步完善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道路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并督促小区、内部单位、娱乐场所、医院、银行、商店、网吧、机场、车站、码头等加强自身电子监控设施建设。力争在12月前完成第一期60个监控点的建设任务,在2011年全面完成建设200个监控点的任务。

三是完善庭拟社会动态监控机制。进一步加强网安力量建设,配备县级网安工作警力,在派出所明确兼职网警,全面推行网上社区属地管理。真正把"网站""公共场所","论坛版主""业主","网民""暂住人口","互联网数据中心""网上出租屋"管。要加强网上阵地控制、网上秘密力量和网络特情建设,搭建网上重点人员管控平台,实现对网上重点人员实时动态管控,对涉警舆情第一时间妥善应对和处置。

四、创新情报信息主导打击犯罪机制。

一是加强"大情报"系统建设与应用。在此基础上,要狠抓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资源整合,狠抓信息化实战应用。要推行"信息采集民警与办案民警同功同奖制""数据质量终身负责制",按照"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的要求,对基础信息做到应采尽采、应录尽录。要让社区民警把主要精力用在社区治安基础工作特别是信息的采集、录入、更新、分析上,为全警工作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进一步加快侦技手段建设。进一步发挥技术手段在侦查破案中的特殊作用。要充分发挥科技手段的作用,建立对人员轨迹、车辆轨迹、电子信息轨迹的‘三轨联控",探索视频技术与刑侦、刑事技术、技侦、网侦同步上案、合力攻坚工作机制,加强侦查破案多警联动、多手段合成作战, 提高防管控打效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邵东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东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

备案/许可证编号:湘ICP备14000179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1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210003   主编信箱:647154479@qq.com   联系电话:0739-2666748